新闻动态

中国南极内陆天文20周年纪念暨科学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南极内陆高原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经过多年实测,已被证实为地表最优的天文观测台址。2005年,时值LAMOST北京科学研讨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等天文界专家悉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从陆路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南极冰穹A,随即发起了推进南极内陆天文的动议,开启了中国南极内陆天文科考和天文观测的新篇章。在此后20年期间,中国南极天文学科获得了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南极冰穹A运行了南极地区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详细测量并分析了冰穹A天文观测条件的优越性以及地面上独有的太赫兹和中远红外观测窗口等。

为庆祝南极内陆天文20周年,2025年7月27号,“中国南极内陆天文20周年纪念暨科学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南极天文的历史进程,总结和展望了南极科考站、南极光学红外天文、南极亚毫米波天文、南极台址测量等领域的成果与规划,同时针对南极天文所处的历史阶段、南极天文的核心科学问题、南极极端台址环境下的技术问题、南极天文科学如何更好地结合应用推动发展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20年来,南极天文科考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正处于第五次国际极地年IPY5规划的重要阶段,天文界同仁表示将凝聚共识、协同努力,进一步凝练南极天文前沿科学目标,开展南极天文科考关键技术攻关,产出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共同为中国南极天文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