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二届全国天文光子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2025年9月26日,第二届全国天文光子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顺利召开。崔向群院士、史生才院士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天文光子学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挑战。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省天文学会主办。

合影

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天光所副所长胡中文研究员主持。首先,南京天光所所长宫雪非研究员简单介绍了研究所和会议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而后,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院士发表致辞,认为本次会议相关的集成光电子技术、器件与仪器对于天文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这个会议后面能按期持续举办下去。

胡中文副所长主持会议

宫雪非所长致辞

史生才院士致辞

会议围绕天文光子学相关的天文科学、技术工艺、研究进展,布局了15个高水平学术报告,分别是“大规模光谱巡天科学的重大进展”(闫宏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极大光谱巡天望远镜”(白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光所)、“片上集成光谱仪”(戴道锌,中国计量大学)、“基于共形变换方法的集成光子器件”(刘辉,南京大学)、“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技术”(夏军,东南大学)、“硅基光电集成芯片与工艺技术”(杨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硅基光子集成芯片与片上滤波应用”(薛锦涛,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氮化硅硅异质集成光子芯片及应用”(冯吉军,上海理工大学)、“基于光纤像斑分析的光谱处理思考”(孙伟民,哈尔滨工程大学)、“片上光源器件集成与应用”(李京徽,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基于光纤和光波导器件的光谱仪”(柯世杰,西湖大学)、“超小型波导分色透镜光谱仪”(党张奇,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飞秒激光直写三维光波导及片上光子态控制”(田振男,吉林大学)、“铌酸锂薄膜光子集成芯片与应用”(张海粟,华东师范大学)、“天文光谱芯片的问题与挑战”(何晋平,中国科学院南京天光所)。

各位专家报告

崔向群院士主持了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天文光谱芯片的问题与挑战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并对我国天文光子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

崔向群院士发言

自由讨论环节

会议间歇期间,何晋平研究员和白华研究员带领参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南京天光所天文光子学实验室、LAMOST与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模型、高精度天文光学镜面研制现场。

本届会议为天文学与集成光子学的交叉融合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了天文科学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对促进我国天文光子学学科尤其是天文光谱芯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