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与空间镜面技术研究室

天文与空间镜面技术研究室简介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地基与空间天文光学望远镜向着口径更大、分辨率更高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国际上,已有一批8~10米口径天文光学望远镜观测运行,30米级极大口径光学望远镜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开始科学探测并发布了首张迄今为止最深的宇宙红外图像。国内,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也将发射并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南京天光所联合天文界正积极推进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LOT)的立项研制。
  大口径光学镜面技术是南京天光所的核心技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相关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先后完成了2.16米望远镜、1.2米红外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等光学镜面的研制,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研究所攻坚克难,相继在玻璃镜坯的轻量化、非圆形镜坯成型,新型光学材料碳化硅磨制工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多项空间及地面型号项目研制提供了多种关键件、重要件和有力的技术保障。
  天文与空间镜面技术研究室由原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和镜面技术实验室整合后成立。聚焦主责业,强化责任担当,部门围绕研究所“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批量化磨制平台建设和相关镜面技术的研究。同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天文技术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积极开展空间光学镜面及光学系统研制。
  研究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名,其中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1名,技术支撑人员49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极大口径拼接子镜高效抛光与检测技术、高精度大口径非圆形超薄镜面研制技术、大口径快焦比光学非球面智能抛光盘技术、离子束抛光技术与设备、特种新型材料轻量化及磨制技术、空间异型非球面光学元件制造技术、天文与空间光学镜面特种膜系研究与镀膜技术。
  研究室配备了一整套用于大口径天文与空间镜面研制相关设备,涵盖从数控铣磨成型、轻量化到数控抛光、光学检测、镀膜全工序流程,实现镜面纳米级高精度加工,最大加工口径可达4m
  研究室将以中科院办院方针为指导,贯彻执行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布局和“基础研究十条”实施方案,发挥技术特长,创新实践,拓展应用,增强使命担当,为中国天文事业和空间光学技术发展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